主要業務
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其主要附屬公司及合營企業之業務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提供廣告代理服務及分銷書籍及雜誌以及香港之證券經紀業務、放債業務及提供電子商務平台服務。
最新業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全年業績,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較去年同期 137.8百萬港元收窄至 40.1百萬港元。 每股基本虧損 0.0785港元。 不派末期股息。 期內,營業額下跌 14.7% 至 68.4百萬港元,毛利率減少 9.1% 至 60.9%。 (公佈日期: 2022年03月30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1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廣告服務及銷售書籍及雜誌 提供廣告服務及銷售書籍及雜誌業務之收入仍為本集團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然而,由於過往數年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以及中國網絡經濟的迅速發展,於二零二一年本集團的平面媒體廣告業務正面臨艱難及具挑戰的營商環境。 由於COVID-19疫情之負面影響,加之於過去幾年與各雜誌業主或運營商之所有獨家廣告合約陸續到期,本集團中國平面媒體廣告業務之經營規模受到抑制。因此,本集團來自平面媒體業務之收入受到不利影響。鑒於上文所述,本集團積極發展數字媒體營銷服務及多渠道網絡(MCN)業務。 截至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提供廣告服務及銷售書籍及雜誌之收入約為15,200,000港元,佔總收入約41.8%。 證券經紀 本集團獲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發牌從事香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證券及期貨條例」)項下第1類(證券交易)及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受規管活動。透過經營證券經紀業務,本集團可從多元化其業務組合中獲益。 本集團就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之證券向客戶提供經紀服務。於截至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證券經紀業務之佣金及經紀收入以及利息收入合共約10,300,000港元,佔本集團總收入約28.2%。自開展證券經紀業務以來,本集團致力於為客戶提供經紀服務,並參與香港上市公司之股本集資交易,包括配售、包銷及首次公開發售。 放債 為增強本集團靈活性以迅速應對不斷變化的市況,本集團亦透過發展放債服務為其客戶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本集團認為放債業務可利用本集團其他金融業務,並能夠拓展本集團之收入來源。本集團透過本公司之一間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香港法例第163章放債人條例項下之持牌放債人)從事放債業務。於截至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放債業務所產生之應收貸款之利息收入約為7,800,000港元,佔本集團總收入約21.5%。 電子商務 自二零一六年起,本集團開始從事提供電子商務平台相關服務及貨品銷售。截至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提供電子商務平台服務及相關貨品銷售貢獻收入約3,100,000港元,佔本集團總收入約8.6%。
業務展望 - 截至2021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一帶一路」倡議的相關政策及安排及粵港澳大灣區將令香港於吸引國外投資方面更具競爭力。然而,投資者負面情緒及對中美貿易戰導致的經濟前景的擔憂使全球股市更動蕩。於二零二一年一月美國總統換屆後,市場仍憂慮中美兩國能否就解決貿易衝突達成協定。此外,自二零二零年初COVID-19的爆發及蔓延導致經濟活動及營商環境的萎靡。該等情況或會引致本集團未來業務經營的不確定性及潛在風險。 展望未來,預期香港股本集資市場及金融活動將長期保持穩定。本集團亦將積極發展廣告業務,尤其是董事會認為近幾年市場不斷快速擴大的數字媒體營銷及MCN業務。本集團仍將密切監察金融業務之表現、發展及潛在業務風險,並物色本集團業務組合最為合適的多元化發展。 本集團將維持其審慎樂觀的前景,並探索可為本集團帶來良好可持續回報及最大化股東價值之其他合適投資機會。
資料來源: 財訊傳媒 (00205) 中期業績公告 |
集團主席 |
不適用 |
發行股本(股) |
616M |
票面值 |
港元 0.01 |
市價總值 (港元) |
197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