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業務
集團主要從事挖掘石灰石,生產、銷售及分銷熟料及水泥業務。
最新業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全年業績,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 12.0億元人民幣,同比跌幅 35.5%。 每股基本盈利 0.4086元人民幣。 不派末期股息。 期內,營業額上升 4.5% 至 127.2億元人民幣,毛利率減少 9.1% 至 25.4%。 (公佈日期: 2022年03月22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二零二一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水泥行業和企業繼續受惠於中國政府「穩中求進」堅持發展的社會經濟政策環境,水泥行業總體保持穩定。二零二一年,水泥行業和本集團也面臨了諸多的困難和挑戰:(1)煤炭價格飆升,(2)能耗雙控、限電限產,(3)區域內河南鄭州、新鄉等地區「720水災」,及(4)鄭州地區兩次疫情,這些因素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企業的生產銷售以及導致成本的上升,給本集團及特別是位於上述區域的企業帶來了困難,影響了本集團本年度的經濟效益。 面對諸多挑戰,本集團積極應對,採用煤炭集中採購、優化配比等措施儘量緩衝煤炭成本飆升的影響;採用「電力峰谷」生產、庫存調節等措施減少限產限電的影響;面對水災,積極開展抗災自救,恢復生產,減少財產損失和對生產經營的影響;面對數次疫情的影響,積極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採取多種措施降低疫情對經營的影響。二零二一年,本集團上下一致努力,克服種種困難,有效控制並減少了銷售下滑的幅度。 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共擁有熟料產能28.4百萬噸、水泥產能56.4百萬噸及骨料產能20.2百萬噸。 二零二一年,本集團水泥銷量約35.7百萬噸,較二零二零年同期的約35.8百萬噸減少約0.1百萬噸,減幅為0.4%;平均價格約為每噸人民幣319.8元,較二零二零年同期每噸上漲人民幣14.4元,漲幅4.7%。 二零二一年,本集團骨料銷量約20.0百萬噸,較二零二零年同期的約13.2百萬噸增加約6.8百萬噸,增幅52.2%。平均價格約為每噸人民幣44.2元,較二零二零年同期每噸下降人民幣15.7元,降幅為26.2%。 二零二一年,本集團對外銷售了約1.4百萬噸熟料,與二零二零年同期銷售約1.8百萬噸相比減少約0.4百萬噸。常年以來,我們生產的熟料,主要用於滿足本集團內部水泥生產的需要。 二零二一年,本集團錄得收益約人民幣12,716.8百萬元,較二零二零年同期增加約人民幣546.0百萬元或4.5%。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約為人民幣1,200.6百萬元,較二零二零年約人民幣1,860.6百萬元減少約人民幣660.0百萬元或約35.5%。
業務展望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從需求側看,二零二二年水泥需求預期總體平穩。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從政策環境上看,房地產投資有望回升,基礎設施投資會超前開展,各地方政府力度會加大,這些會支撐水泥的總需求。 從供給側看,「碳中和」政策會持續推進,環保管控預期保持「持續加碼」狀態,「錯峰生產」依然常態化,在當前能源緊張的情況下限電限產在有些地區還會出現的可能性,這些因素會壓縮水泥等建材產品的供給,部分對沖產能過剩,優化供求關係。政府嚴禁及限制新批水泥產能項目,產能置換比例普遍提高,由此進一步優化水泥行業的產能結構,水泥行業供需關係將進一步優化。 行業環境有利於水泥企業進一步進行產業鏈延伸。環保政策趨嚴,有利於水泥企業尤其是大型水泥企業進行礦山資源整合,並進一步發展石料、機製砂等建築骨料,建築環境的持續改善,預期有利於水泥企業向混凝土、裝備式建築等其他綠色建材的發展。 基於水泥行業的基本情況,本集團積極順應水泥行業的發展形勢,(一)與行業一道堅決執行環保政策,實行「錯峰生產」,持續改善行業發展環境,持續改善供需關係;(二)繼續走「綠色發展之路」,繼續完善和發展綠色工廠、綠色礦山建設,發展綠色建材,延展產業鏈,增加效益增長點;及(三)堅持數字化轉型升級,繼續完善和發展智能工廠建設,提高管控水平和生產效率。
資料來源: 中國天瑞水泥 (01252) 全年業績公告 |
集團主席 |
李留法 |
發行股本(股) |
2,938M |
票面值 |
港元 0.01 |
市價總值 (港元) |
19,980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