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69 長飛光纖光纜 [H股] - 公司概括
主要業務

集團是世界領先的光纖預製棒、光纖及光纜供應商之一。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電信行業廣泛採用的各種標準規格的光纖預製棒、光纖及光纜,亦提供其他相關產品及服務。

最新業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全年業績,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 7.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 30.3%。 每股基本盈利 0.9348元人民幣。 派發股息每股 0.281元人民幣。 期內,營業額上升 16.0% 至 95.4億元人民幣,毛利率減少 2.2% 至 19.3%。 (公佈日期: 2022年03月25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於本年度,本集團營業收入約為人民幣9,536.1百萬元,較二零二零年約人民幣8,221.5百萬元增長約16.0%。本集團毛利約為人民幣1,871.8百萬元,較二零二零年約人民幣1,648.0百萬元增長約13.6%。本集團的本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人民幣708.5百萬元,較二零二零年約人民幣543.7百萬元增長約30.3%。

基於加權平均已發行股份股數計算,基本每股盈利為每股股份人民幣0.94元(二零二零年:每股股份人民幣0.72元),詳情載於本公告所載財務信息之附註8。

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本集團營業收入約為人民幣9,536.1百萬元,較二零二零年約人民幣8,221.5百萬元增長約16.0%。

按產品分部劃分,總額約人民幣2,918.5百萬元的收入來自我們的光纖預製棒及光纖分部,較二零二零年約人民幣2,953.0百萬元下降1.2%及佔本集團收入30.6%(二零二零年:35.9%);而總額約人民幣3,920.8百萬元的收入乃來自我們的光纜分部,對比二零二零年約人民幣3,287.5百萬元增長19.3%及佔本集團收入41.1%(二零二零年:40.0%)。

其他產品服務貢獻總收入約人民幣2,696.8百萬元,較二零二零年約人民幣1,981.0百萬元增長36.1%及佔本集團收入28.3%(二零二零年:24.1%),主要由於本年度海外通信網絡工程收入以及電纜收入較上年大幅增加所致。

按地區分部劃分,總額約人民幣6,449.8百萬元的收入來自國內客戶,較二零二零年約人民幣6,119.0百萬元增長5.4%(二零二零年:增長0.2%)及佔本集團收入67.6%。於二零二一年總額約人民幣3,086.3百萬元的收入乃來自海外客戶,較二零二零年約人民幣2,102.5百萬元增長46.8%(二零二零年:增長26.6%)及佔本集團收入約32.4%。

業務展望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1年,公司克服光纖光纜行業極端價格水準帶來的經營壓力,實現營業收入約人民幣9,536.1百萬元,比2020年度增長約16.0%;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人民幣708.5百萬元,比2020年度增長約30.3%。與此同時,公司在各項主要戰略方向均實現了階段性進展。在光纖光纜主業,公司成功鞏固了全球領先的市場地位、拓展了新型產品的應用場景,並持續提升生產效率;在多元化方面,公司進一步完善了在光模組與光器件、通信網絡工程、數據中心佈線、AOC消費電子等領域的佈局;在國際化方面,公司海外業務收入達人民幣3,086.3百萬元,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首次超過30%。公司的子公司長芯盛(武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芯盛」)於2021年完成了A輪及B輪融資,創下AOC光互連領域最高融資記錄。

2022年,全球宏觀經濟仍面臨風險,疫情影響尚在持續,國際局勢錯綜複雜。面臨機遇與挑戰,公司將充分利用行業供需改善的契機,鞏固主營業務全球領先的地位,並持續深入實施各項主要戰略舉措。在國際化方面,公司將進一步完善海外產能佈局,構建當地語系化供給與服務能力;在多元化方面,公司通過收購進入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行業,同時加速構建海纜施工能力,完善多元化佈局。

1、價格極限承壓,行業觸底回升

受益於4G及光纖入戶的大規模鋪設,光纖光纜行業自2015年至2018年經歷了上行週期。其後,由於前期主要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目標已基本完成,而5G尚未規模啟動,疊加疫情影響,行業需求在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持續承壓。與此同時,行業廠商前期擴充的產能亦於2018年下半年向市場集中釋放,致使供需顯著失衡,並帶來了光纖光纜產品單價的階梯式下行,在2021年出現了極限的價格水準。而若干光纖光纜原材料在同期出現的價格快速上升,使得行業企業盈利水平面臨的壓力進一步加劇。持續的行業施壓致使規模有效產能下降、廠商供給意願不足。

隨著國內外移動及固定網絡建設穩步推進,光纖光纜需求開始呈現企穩回升趨勢。2021年,我國通信業發展呈現向好趨勢,5G、千兆光網等新型資訊基礎設施建設覆蓋和應用普及全面加速,其中移動互聯網流量在基數較大的情況下仍然實現了快速增長。根據工信部於2022年1月發佈的數據,我國2021年度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2,216億GB,比2020年增長33.9%。全年移動互聯網月戶均流量(DOU)達13.36GB╱戶•月,比2020年增長29.2%。與此同時,我國5G建設按適度超前的模式穩步推進,2021年全國新建5G移動通信基站超65萬個,5G基站總數達142.5萬個,佔全球60%以上。在固定網絡方面,截至2021年底,國內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固定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總數達5.36億戶,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使用者為4.98億戶,佔總用戶數的93%。而達到千兆以上接入速度的使用者為3,456萬戶,佔用戶總數比例為6.4%。固定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展望未來,遠端辦公、線上娛樂、虛擬實境等應用不斷拓展,人們對移動及固定網絡頻寬的需求不斷提升,促使運營商持續加大建設力度。根據英國商品研究所(CRU)於2022年1月發佈的報告,全球光纖光纜總需求在經歷了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下行壓力後,於2021年度再度超過了5億芯公里。2022年,全球所有區域光纖光纜需求均有望增長,其中中國、美國、印度及歐洲等關鍵區域增速將至少為6%、全球增速預計將超過8%,為自2017年以來最高增速。對於光纖滲透率較低的東南亞、拉美等區域,光纖入戶等相關需求預計也將快速增長,有望持續促進光纖光纜及通信網絡工程建設需求提升。

在中國移動於2021年10月完成的針對普通光纜產品的集採中,其宣佈的需求規模約為1.43億芯公里,較2020年的1.192億芯公里提升約20%。供需結構的改善以及原材料價格的上升,導致該次集採確立的光纜平均單價超過60元╱芯公里,相比2020年的約40元╱芯公里提升明顯。

2、鞏固主業領先優勢,提升生產研發水平

繼前述中國移動集採結果量價齊升後,中國電信於2022年1月完成了室外光纜集採,在需求總量與前次基本一致的同時,價格相比中國移動集採結果有所上升,體現了行業供需結構的持續改善。公司在兩次集採中獲分配總額為行業第一,為2022年的生產經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同時,公司持續改善預製棒、光纖及光纜生產工藝,提升智慧製造水準,以優化生產效率及成本結構。公司於2021年1月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2020年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名單,並於2021年11月獲評武漢十大智慧標桿工廠。2021年5月,公司全流程數位化供應鏈入選商務部發佈的第一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城市和示範企業名單,充分彰顯公司供應鏈系統反應速度和穩定性處於行業領先水準。2021年7月,公司繼2015年榮獲第二屆中國品質獎提名獎後再獲第四屆中國品質獎提名獎,彰顯了公司的品質控制優勢。

在新產品研發及應用方面,公司G.654.E光纖助力中國移動研究院完成了長達1,100公里的800G長距離傳輸技術研究和系統方案測試。測試結果證實,該新型光纖可以有效提升800G長距傳輸能力,為後續規模商用奠定了基礎。公司高端多模光纖在國內外客戶得到廣泛應用,而在特種光纖領域,公司有源三包層摻鐿光纖亦取得技術突破並得到廣泛應用,獲評2021第八屆訊石英雄榜-光通信最具競爭力產品。

得益於公司生產效率的優化及細分市場差異化產品的拓展,面對國內運營商市場同比下降約30%的單價水準及持續上漲的原材料價格,公司仍於報告期內實現了19.6%的毛利率水準。

未來,針對通信單模產品,公司將持續完善OVD及VAD工藝水準,提高生產效率,鞏固行業領先的成本控制優勢;針對多模光纖、特種光纖等各細分市場及定制化產品,公司將充分利用PCVD工藝的研發與技術優勢,持續實現產品創新及應用拓展。通過技術創新與數位化轉型,公司將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實現主營業務增長。

3、深入實施國際化戰略

2021年,全球數位化進程加速,各國不斷強化對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公司通過突破、深耕、集成、培育四大差異化戰略提升國際化競爭力,並充分利用市場增長的契機,根據東南亞、非洲、拉美等各海外主要目標市場區域的需求狀況及利潤水準,合理統籌產能規劃,實現了海外業務收入的快速增長。2021年,公司海外業務收入達人民幣3,086.3百萬元,同比增長約46.8%,並首次達到了公司全年收入的30%以上,實現了階段性突破。其中,公司位於秘魯和菲律賓的海外通信網絡工程項目克服疫情困難,按期完成了建設節點目標,取得了當地運營商客戶的高度認可,並獲得了後續專案訂單。

2021年,公司完成了對位於巴西的長飛寶利龍的收購。該公司主要生產設施位於聖保羅,長飛寶利龍為巴西及拉丁美洲區域著名品牌,有逾80年歷史,廣受客戶讚譽。巴西及拉美區域為公司海外主要目標市場之一,該次收購是公司在該區域的首次產能佈局,有利於公司進一步完善國際化戰略舉措。

2022年,海外通信市場面臨發展機遇。根據CRU的預測,未來五年全球光纖光纜行業將保持平穩增長,2024年的光纖需求總量有望超過6億芯公里,光纖入戶等通信網絡工程服務需求持續增長。同時,海外市場亦面臨運費快速上升、運力不足、貿易保護性措施增加等諸多挑戰。

公司將持續拓展目標市場客戶、優化產能佈局。針對東南亞、非洲、拉美等地的實際需求狀況,公司正在擴充位於印尼的光纖光纜產能,公司位於波蘭的光纜生產設施建設亦在如期推進。通過上述措施,公司將進一步完善覆蓋國際目標市場和區域的當地語系化產能佈局,以應對物流及政策性風險。而通過前期菲律賓、秘魯等地通信網絡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和交付,公司相關業務團隊迅速成長,將有利於公司構建海外綜合服務能力。

4、持續完善多元化佈局

在確保主業核心優勢的同時,公司近年持續加快多元化步伐,在多個領域實現突破。

公司的多模光纖產品、光模組及光器件業務、綜合佈線服務均能在數據中心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同時,數據中心建設帶來的網路流量需求增長,亦能促進光纖光纜需求。2021年度,國內及海外主要互聯網公司用於數據中心及雲計算的資本開支持續增長。根據中國信通院於2022年1月發佈的報告,2021年第一季度我國雲基礎設施服務市場支出同比增幅達55%,其中阿裡雲、華為雲、騰訊雲和百度智能雲佔總支出的80%以上。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信部、能源局於2022年2月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規劃了10個國家資料中心集群,標誌著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佈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該部署有望加快打通東西部資料直連通道,提高網絡傳輸品質,並優化數據中心建設佈局,實現產業鏈長期發展。

在光模組及光器件領域,公司緊抓數據中心市場及通信市場的發展機遇,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公司從事光電晶片、模組、AOC、綜合佈線等相關業務的子公司長芯盛在超高清視頻、虛擬實境、醫療系統、機器視覺、數據中心等應用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產品進入多個海外知名大型客戶供應鏈。

此外,公司光纖及智慧工控解決方案等相關產品和服務在國家電網項目中得到應用,其中國家電網陝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採用公司G.654.E光纖,實現了單跨距467公里的無中繼長距離傳輸的突破。「十四五」期間,我國海上風力發電建設有望持續保持較高強度,海上風電遠海化趨勢開始顯現。公司與寶勝科技創新股份有限公司合資設立的子公司寶勝長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於2021年完成增資,將通過相關設備設施及專業團隊的建設初步形成海纜施工及鋪設能力。

2022年3月,公司出資約人民幣779.7百萬元收購了蕪湖啟迪半導體有限公司及蕪湖太赫茲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涉足第三代半導體行業。該公司主要從事以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產品的工藝研發和代工製造,具備從半導體材料外延生產、晶片和器件製造到模組封裝測試的專業化代工生產能力和技術研發能力,產品將主要應用於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此次收購將有利於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

5、資本市場促進發展

得益於公司穩健的經營情況,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及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於2021年5月分別對公司出具了主體長期信用等級AAA、評級展望為穩定的評級報告。同時,公司合理運用資本市場投融資管道,促進長期可持續發展。2021年,公司持有杭州中欣晶圓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公允價值提升約人民幣320.0百萬元。

公司子公司長芯盛是行業領先的數位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主要從事消費類有源光纜以及網路佈線等光通信解決方案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在技術研發、市場行銷、生產製造等方面均具備較強的競爭力,目前正處於快速發展期。2021年,長芯盛完成了A輪及B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約人民幣6億元,包括昆橋基金、雲鋒基金、美團龍珠等知名投資機構參與了融資。融資金額預計將用於VR及AR硬體平台、8K高清影音、下一代精準醫療等領域的AOC自主晶片研發、產線自動化等項目。

資料來源: 長飛光纖光纜 (06869) 全年業績公告
集團主席 馬杰 發行股本(股) 352M
票面值 人民幣 1 市價總值 (港元) 3,797M

相關上市公司
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