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業務
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建築、物業投資、酒店經營、機器人及農業等業務。
最新業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全年業績,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 268.0億元人民幣,同比跌幅 23.5%。 每股基本盈利 1.2183元人民幣。 派發股息每股 0.1012元人民幣。 期內,營業額上升 13.0% 至 5,230.6億元人民幣,毛利率減少 4.1% 至 17.7%。 (公佈日期: 2022年03月30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今年是碧桂園成立30週年。創業至今,公司始終秉持「對人好,對社會好」的企業精神,建老百姓買得起的好房子,做中國新型城鎮化的身體力行者。一路走來,感恩偉大的時代,感謝全體同仁的努力,碧桂園從廣東順德出發,如今已走向世界。前進的過程未必盡善盡美,但碧桂園始終走在不斷提升的大道上,堅持打造好房子、好社區,積極投身智慧建造,參與農業現代化、鄉村振興及脫貧的偉大事業,努力做為社會創造幸福生活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 回顧過去的一年,房地產行業大浪淘沙,迎來了劇烈的調整期,銷售市場的迅速轉冷,金融機構風險偏好的下行,都給行業每一位參與者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然而,挑戰中暗藏機遇,中國的新型城鎮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永遠在路上,「新市民」的合理住房需求應該得到支持及滿足。三十而立,碧桂園會做好應該做的所有事,持續提升自身的全週期綜合競爭力,堅持高質量發展,成功穿越週期,市場終將屬於最有競爭力的企業。 2021年,本集團連同其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實現了歸屬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5,580.0億元,其中68%的銷售貢獻來自於三四線城市,全年總去化率高達67%。權益回款金額約人民幣5,022.0億,權益銷售回款率連續6年達到90%以上。年內,本集團實現收入約人民幣5,230.6億元,淨利潤約人民幣409.8億元,本公司股東應佔核心淨利潤約人民幣269.3億元。 截至2021年底,集團已簽約或已摘牌的中國內地項目總數為3,216個,業務遍佈中國內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99個地級行政區劃3、1,425個縣╱鎮區。權益可售資源共計約14,846億。在投資端,公司秉承城市深耕戰略,均衡佈局各能級城市,堅持投資標準不動搖,把握時機獲取機會型土地。期內,公司獲取333個項目,共計土地權益地價人民幣1,416.2億元,其中,新獲取土地85%位於五大都市圈,通過多元化渠道獲取的土地比例約29%,優質的土地儲備將有力地支撐公司未來業績的穩健發展。 在財務管控上,公司延續行穩致遠的風格,財務狀況更加穩健,凸顯了公司穿越週期的韌性。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團可動用現金餘額約人民幣1,813.0億元;總有息負債餘額下降至人民幣3,179.2億元,淨負債率45.4%,相比去年底優化了10.2個百分點;加權平均融資成本相比去年底下降了36個基點至5.20%。我們堅信,良好的財務水平是幫助公司穿越週期的最好支撐。年內,控股股東累計增持29個交易日,合計增持約3.28億股,平均買入價介乎7.23至9.99港元之間,增持股份佔總股本約1.42%,體現了控股股東對公司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 科技正以不可阻擋的力量推動著社會前進。三年前公司決定向高科技企業轉型,投身機器人事業和現代農業,用科技的力量改變傳統的生產經營以及生活服務模式。近期,《十四五建築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出臺為建築行業向智能化、工業化、數字化轉型指明了方向,也堅定了碧桂園做好科技智慧建造這項新業務的決心和信念。北京冬奧會上,碧桂園的餐飲機器人24小時待命,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減少了人與人的交叉接觸,助力冬奧餐飲服務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獲得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科技的賦能會讓公司未來發展如虎添翼,新業務也將成為公司發展的第二增長曲線,為社會、客戶創造和貢獻價值。 目前,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已取得了眾多階段性的成果,搭建了以建築機器人為核心、以BIM數字化為支撐、融合新型塑料模板創新體系和新型裝配式建築等先進建造技術在內的智慧建造體系;並探索打造適配的新型建築施工組織方式與管理模式,使得建築施工在安全、質量、效率和環保等方面均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目前,博智林機器人公司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磚抹灰、內裝飾等12個建築機器人產品線,覆蓋了結構施工、外施工、地下室施工、混凝土修整、裝飾裝修等多項建築施工工序。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有18款建築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並對外開展租售業務,服務覆蓋25個省份(直轄市、自治區)超350個項目,累計交付機器人超730台,累計應用施工面積超700萬平方米。 2021年12月30日,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首次完成了「BIM+FMS+WMS+建築機器人」多機施工系統的驗收。8款施工機器人、11款配套設備開展多機聯動的施工作業,跑通了端到端的智能建造生態實驗,讓工地施工像生產流水線一樣科學有序、智能協同,建築機器人集群效應已經顯現。今年,碧桂園將全力開展智慧建造體系應用實驗,實驗成功後,將率先在公司的項目上進行推廣應用。憑藉在高科技智慧建造上的優勢,公司也將積極融入國家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共同推動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碧桂園在現代農業上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自研的大馬力無人拖拉機、無人收穫機首次在位於佛山三水的粵港澳大灣區現代都市農業綜合示範基地亮相作業。這是公司在無人農機智能化、農業數字化和農場無人化方面邁出的第一步。公司以科技賦能農業,目前已形成現代種業、智能農機平台及裝備製造、海外大農業三大核心業務板塊。未來,碧桂園將以「智慧農場」的新模式、新業態,助力解決世界糧食安全問題。 十四五時期是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公司始終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在挫折中奮起,於進取中突破。立業至今,本集團及碧桂園創始人與其家人累計公益捐贈已超人民幣100億元,幫扶涉及全國16省57縣,助力49萬人脫貧。為鞏固脫貧攻堅幫扶成果,碧桂園建立了防返貧動態監測機制,對原深度貧困戶、脫貧不穩定戶進行分級監測,推動專項幫扶方案落地。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後,碧桂園將持續參與鄉村振興工作,這也是碧桂園的使命、責任、良心所在。
業務展望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將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碧桂園敬畏自然,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在產品生命週期、企業日常運營中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逐步開展碳中和的目標制定與工作規劃,著力建設綠色發展的碧桂園,不斷夯實企業社會責任、環境責任,以「一百年一百年做下去」的心態努力推動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永無坦途,惟有奮鬥!
資料來源: 碧桂園 (02007) 全年業績公告 |
集團主席 |
楊國強 |
發行股本(股) |
23,148M |
票面值 |
港元 0.1 |
市價總值 (港元) |
139,585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