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業務
主要從事IT產品的銷售及分銷以及提供IT產品的維修及其他服務支援。
最新業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全年業績,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 2.23百萬港元,同比跌幅 75.2%。 每股基本盈利 0.0952港元。 不派末期股息。 期內,營業額下跌 6.2% 至 3.50億港元,毛利率減少 1.0% 至 7.3%。 (公佈日期: 2022年03月21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經營兩個業務分類,即銷售及分銷IT產品以及提供IT產品的維修及其他服務支援。 銷售及分銷IT產品 本集團之核心業務分類為銷售及分銷I T產品,包括分銷帶有我們的自有品牌名稱之知名第三方IT產品及視像監控系統。第三方IT產品主要是經翻新及已下架的部件,透過在我們建立良久的批發網絡(涵蓋北美、亞洲及歐洲)分銷。於本年度,C OV I D -19帶來的智能設備需求弱於去年。此外,二零二零年第四季度,我們的主要供應商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矽產品。此項新的突破性芯片設計據稱擁有低能耗矽領域世界上最快速的CPU核以及世界上最佳的CPU每瓦效率芯片(SoC),導致經翻新及已下架產品的價格大幅下降,令本集團收入減少。 此外,本集團開發了網上換購平台,並與國際品牌(作為本集團若干IT產品的換購計劃夥伴)合作。換購量穩步增長,部分彌補經翻新及已下架產品分銷收入減少,以致本集團總收入減幅較小。 銷售及分銷視像監控系統競爭激烈,尤其是,本集團在定價、所提供的服務範圍及資訊技術方面,直接及間接地與全球大型供應商競爭。 管理層的專業知識及其良好的往績,加上身為世界知名企業富士康科技集團(其與多家國際品牌有強大業務聯繫)的成員公司,是本集團與其他全球分銷商進行競爭的優勢。本集團將繼續透過改善存貨周轉天數及降低存貨風險管理其呆滯流動資本,旨在縮短現金周轉週期。 於本年度,本集團持續檢討及重新評估其業務模式,旨在提高效率並從長遠達致較高利潤率。本集團將繼續密切監察市場狀況,並對其策略及營運作出必要調整。根據從2019冠狀病毒病導致的供應緊縮中汲取的經驗教訓,本集團將評估其營運並探索發展其他可持續及穩定業務領域的機遇。 提供IT產品的維修及其他服務支援 本集團為帶有其自有品牌名稱的視像監控產品提供全方位的售後維護服務。本集團亦開發智能設備應用程式,以提供遠程控制及監控視像監控產品服務。於本年度,本集團的一間維修中心開始業務營運,提供逆向物流、工作台維修服務、配件儲存及分銷以及客戶交付等端到端維修服務。本集團旨在提供一流的維修及返修服務,確保客戶的問題得到快速解決,並將對其業務的影響降至最低。 由於爆發COVID -19,擴展維修及服務支援分類的業務計劃(包括設立新維修中心)出現延誤。本集團將密切監察市場狀況、評估及積極應對其對計劃擴展服務支援業務造成的影響。
業務展望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憑藉於二零二一年奠定的基礎及積累的經驗,本集團預計I T產品分銷業務將面臨激烈競爭,而管理層將密切監察IT產品分銷業務,並可能調整本集團的業務組合,以增加客戶基礎並為股東帶來更佳及更穩定的回報。 為多元化本集團之業務組合及避免過度集中於單一業務分類,鑒於維修及服務支援分類目前為本集團整體收入作出的貢獻,本集團相信維修及服務支援分類存在巨大的增長空間。本集團將集中資源發展維修及服務支援分類,尤其是設立維修中心以為知名I T品牌及其服務中心提供電子產品維修服務。管理層將密切監察C OV I D -19的發展情況、評估及積極應對其對本集團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的影響。 本集團亦正在物色投資「循環經濟」業務分類的合適機遇,包括提供3C產品的售後服務及回收3C產品以再生產原材料。管理層認為,進行相關策略投資將有助本集團鞏固「綠色科技」發展基礎及提升本集團企業形象。 本集團將繼續加強管理團隊、擴大國際覆蓋面及拓寬客戶基礎。管理層預期可能需不時進行其他集資活動,為有關業務發展提供營運資本開支。此舉意味著須投資擴展及重組海外組織架構及可能涉及資本開支(倘認為可策略性地提高我們的實力)。
資料來源: 訊智海 (08051) 全年業績公告 |
集團主席 |
洪松泰 |
發行股本(股) |
23M |
票面值 |
港元 0.2 |
市價總值 (港元) |
105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