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管理協會:全年零售銷售有望微升 籲推廣本地文化吸客
由本台主辦的「體驗營銷大獎2025」頒獎典禮今日舉行,並特設「互動轉化增長:體驗行銷新世代論壇」,探討營銷轉化的實際經驗。 麥海倫:促推廣本港獨特文化 商場管理學會出版及外展事務理事麥海倫說,8月本港零售銷售增長百分之3.8,保守估計全年零售銷售,有望稍為超越去年的3700億元,錄得輕微增長。
她指,香港有獨特的文化,例如大排檔文化、夾雜英文的廣東話動,認為零售銷售吸引力是來自本地文化,希望業界一起努力,推廣香港文化形象,從而吸引外地旅客,增強在港消費的吸引力,認為本港商場要運用大數據及客戶管理,透過分析消費行為,吸引顧客再次光臨。 康泰黃進達:結合盛事經濟與旅遊 創造協同效應 康泰企業執行董事、經民聯文化體育及旅遊事務委員會聯席主席黃進達表示,盛事旅遊對經濟帶來明顯刺激作用,希望政府或者是文體旅相關團體,在體育、文化或商務活動上提高協作,例如即將舉行的全運會,商場可以舉辦更多體育相關活動,帶動市民外出消費,又指出,疫情後旅客偏向短途及預算型旅遊,業界應積極與商場及旅發局等合作,在商場進行旅遊主題推廣,提供最新優惠及資訊,以吸引旅客消費。 蘇偉文:本港需「捲質素」而非「捲價錢」 發揮實體店優勢 職業訓練局持續專業進修處處長蘇偉文表示,雖然疫情後消費模式改變,但本港優勢始終在於產品質素、國際視野及品牌凝聚,強調本港需要「捲質素」而非「捲價錢」。
他認為,實體店的優勢在於提供觸摸實物機會,個人化銷售服務,店員亦可以利用AI及大數據為客戶提供精準推薦,是網購無法取代,認為可以「種草」引導顧客到實體店體驗和購買高價值的商品,標準化商品就可透過網購進行,又相信,本港經濟最壞的時間已過,對經濟前景持審慎樂觀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