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7 中船防務 [H股] - 公司概括
主要業務

公司屬船舶製造行業,經營範圍:金屬船舶製造; 船用配套設備製造;集裝箱製造;金屬結構製造;金屬壓力容器製造;機械零部件加工;鋼化玻璃製造;切削工具製造;其他家具製造;船舶修理;通用設備修理;工程勘察設計;機械技術轉讓服務;室內裝飾、設計;水上運輸設備租賃服務;集裝箱租賃服務;機械設備租賃;工程總承包服務;向境外派遣各類勞務人員(不含海員);為船舶提供碼頭、過駁錨地、浮筒等設施。

最新業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全年業績,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 79.4百萬元人民幣,同比跌幅 97.8%。 每股基本盈利 0.0562元人民幣。 派發股息每股 0.138元人民幣。 期內,營業額上升 0.5% 至 116.7億元人民幣,毛利率增加 3.8% 至 10.1%。 (公佈日期: 2022年03月30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1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2021年上半年,世界經濟快速復蘇,國際航運市場持續向好,激發船東投資熱情,加之前期因疫情停擺的新造船項目重新啟動,為全球新造船市場帶來了修復性增長行情。

新船成交量超出預期。2021年上半年,全球已累計成交新船訂單7497萬載重噸,同比增加222%,其中集裝箱船市場尤為活躍。

新船成交價持續回漲。2021年6月,克拉克森新船價格指數收於138.5點,同比上漲11.6點。從主力船型看,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和液化氣船的克拉克森新船價格指數分別為145.8點、159.2點、89.6點和143.5點,同比分別提升21.6點、9.7點、12.1點和5.9點。本報告期內,典型主力船型新船價格均出現一定漲幅,部分散貨船、集裝箱船船型的新船價格累計漲幅超過20%。

海工裝備建造市場走勢分化明顯。海工裝備建造訂單總成交金額達到59.6億美元,但市場走勢分化明顯,鑽井平臺與油氣用途海工船新造需求持續萎縮,移動生產平臺與海上風電安裝運維裝備成為主要支撐。移動生產平臺訂單共成交12艘/座、31億美元,占上半年全球總成交金額的52%;海上風電安裝及運維裝備共成交12艘/座、17.5億美元,同比增長229%。

業務展望 - 截至2021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一)產品優勢。本集團具備區域總裝造船模式和多船型同時建造能力,軍船、民船、海工等業務建造技術指標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形成了以海警裝備、公務裝備、支線集裝箱船、疏浚挖泥船等為代表的國內外特色產品。本集團將持續進行船型改進和優化,提高產品性能,同時在優勢產品基礎上進行產品延伸,形成系列化的產品,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二)技術優勢。本集團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海洋工程研發設計國家工程實驗室、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部級以上科技創新平台11個,是華南地區最具有實力的船舶產品開發和設計中心之一,是廣東省第一個軍民結合技術創新示範基地,在支線集裝箱船、公務船、科考船、風電安裝平台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和特種船等方面掌握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本集團通過持續研發投入,堅持自主創新,在前沿技術上攻堅克難,注重加強綠色節能環保新船型和高技術、高附加值船型的研發。

(三)品牌優勢。軍品方面,本集團是中國海軍華南地區最重要的軍用艦船生產和保障基地及國內重要的公務船建造基地;民品方面,本集團聲譽卓著,在多功能深水勘察船、支線集裝箱船及疏浚工程船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應用產業方面,本集團在業界具備良好口碑,承接建造了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等重點項目的鋼結構工程,海上風電裝備成功出口海外市場。

(四)市場優勢。本集團主營業務產品在國內外相關領域擁有較高佔有率,奠定了堅實的市場基礎。其中,在支線集裝箱船及疏浚工程船市場具有領先優勢;軍用船舶、公務船、海警船系列、新一代大型海洋救助船市場處於國內領先。

上述優勢為公司帶來可持續發展,同時,在當前船舶行業加快產業升級、淘汰落後產能的背景下,公司將注重持續打造研發能力、建造技術等核心竟爭力,開拓新的增長點,提升盈利能力,更好地回報股東。

資料來源: 中船防務 (00317) 中期業績公告
集團主席 韓廣德 發行股本(股) 592M
票面值 人民幣 1 市價總值 (港元) 3,387M

相關上市公司
股票編號 公司名稱 股票編號 公司名稱
00969 華聯國際 03877 中國船舶租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