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的基金經理進入內地市場操作投資組合策略

19/4/2014 15:54



主持:朱子昭、何敏、何國良     
嘉賓:施羅德 中國A股研究總監 李文杰     
節目內容:基金經理踏足內地股市接觸管理層的所見所聞     


如何在A股尋找鑽石
內地經濟急速發展,為股市增添不少動力,即將推行的滬港通,或將引發新一輪的A股熱。

多年來游走亞洲,曾在香港從事基金投資,到2004年開始進駐內地,親歷A股市場重大演變,又參與過全球最大規模主權基金之一的阿布扎比投資局的工作,負責中港股市投資的施羅德投資中國A股研究主管李文杰,10年來一直在不同環境分析及投資A股,他形容在A股尋找具價值的企業,就如淘金活動的篩沙過程,篩走沙石雜項之後,留下來就是珍貴的鑽石。

李文杰早於2004年獲派駐內地,負責A股基金業務,當年中國進一步開放基金業,容許外資持有合資基金公司49%股權,吸引不少外資基金公司派員到內地發展。他說,當時內地股市規模還小,大家都看好它的前景,想盡早做好準備,為未來發展鋪路,沒料到A股的發展步伐遠超預期。


收聽 第一節

投資A股像淘金須篩選
2005年中國進一步改善股市發展,啟動股權分置改革,為A股市帶來深遠影響,市場流動性、公司質量及股民參與程度大幅提高,A股步入大牛市,2006年滬深股市升幅升過一倍,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李文杰指出,剛到內地工作時,大部分人都意想不到A股可以在一、兩年時間有如此大的發展。早於2003年,內地已有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外資可以購買A股,但很多人都不屑一顧,並有一個很有趣的共識,是最好的國內公司已經全部去了香港上市,認為A股市場投機性高,公司質素欠佳、規模細小但估值卻不便宜。研究中國股市的人走向兩大極端:看得極好和極差。

他認為,A股市場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公司數目眾多,投資好像淘金一樣,在一眾沙石裏慢慢篩選,留下來的就是高價值的鑽石。不過,A股市場擁有不少獨特的地方,要發掘具投資價值的股份亦不容易,從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學習到的基本投資和分析知識,就大派用場,這個資歷並且幫助他踏上基金業之路。他於1999年加入金融業時,在美國國際集團(AIG)主要從事股份交易,投考CFA期間,在試場遇上機構內的同事、即日後的上司,建議完成整個考試跟他聯絡,就在這機緣下,日後轉戰基金投資工作。

李文杰認為,CFA課程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技巧,包括如何閱讀年報、財務報表、預測和分析等等,即使處身一個投機性較高的環境,所學習的知識同樣受用,不過策略上需與時並進,要靈活一點。A股市場的特色是較強調增長,看上去好像便宜的股份,其實並不便宜,分析投資價值時,要因應判斷作出調整。

在研究企業時,在香港及內地的工作環境亦有頗大的差異。他說,在港的大企業,無論在公關或資料披露方面,都會較為理想,但早年的A股公司,不太着重投資者關係,提供的年報可能連基本數據都欠奉,要深入分析一些公司,需要親自造訪。在香港跟管理層會面,經過一輪會議之後,可以取得大量數據,但A股公司的溝通方式很不一樣,較重視人與人的關係,在一輪會議之後,可能繼續在餐桌上再討論。

李文杰在2007年至2009年曾離開內地,轉到中東阿布扎比投資局負責香港及內地股市的投資,而轉職主要希望轉換一下環境,當時的工作亦跟A股投資有關。他說,阿布扎比投資局的取態較穩健,承受風險程度較低。在工作期間,沒有太多應酬活動,這亦是轉換工作環境其中一個原因。
收聽 第二節

A股市場深度增加
綜觀內地股市的發展,他說跟10年前不一樣。剛到內地投資時,A股市場並沒有太多大企業,經過2005股改之後,內地股市走向成熟,市場深度不斷增加,銀行、保險等大型企業陸續出現。不過,分析的框架基本上沒有太大改變,大家都重視企業的商業模式、競爭環境、產能會否過盛、盈利的持續性及估值等問題。10年前大家的重點可能放在銀行、地產、券商等行業,今天則會多留意一些新興行業,如醫藥或科技公司。


 



節目主持       




查詢者名 :
股票編號 :
買入價 :
出入市指標:
投資時限 :
 
基本因素 :
 
 
























回主頁 關於我們使用條款及細則版權及免責聲明私隱政策 聯絡我們

Copyright 2018© Metro Broadcast Corpor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metroradio.com.hk會員登入
登入名稱/電郵:
密碼:
 
新用戶? 忘記密碼?
使用
Facebook帳號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