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關算盡 減人為風險

18/4/2015 14:26

中信証券國際首席營運官梁國明,中學畢業後於獲多利,即後來兼併重組後的豐資產管理,進行會計及估值的相關工作。之後他到加拿大修讀會計,大學畢業後返港參與基金的估值及結算工作。一次機遇下他重返獲多利,由低做起,令他更深入了解基金運作。及後他轉到保險公司AIG,處理風險估算。他一直做屬於側重Buy Side(買方)的工作,但當轉到北美信託擔任顧問時,則轉為Sell Side(賣方)的角色。現時他在中信証券國際擔任營運管理。

2008年金融海嘯,事後帶出的信息,是市場流動性不足而出現風險。這類風險被指為金融界的接觸傳染病(Contagion),當一間金融機構不能抵禦風險而倒閉,由於機構間財務上的牽連,個別事件有可能如傳染病般蔓延,令其他金融機構出現連鎖反應,引發更廣泛的倒閉風險。

近期股市交投熾熱,各路資金推動港股巨額成交,金管局不斷向銀行體系注資,穩定港元價,梁國明說,若用一段很長時間的投資周期來看市場,中間的波幅起落實屬正常,並是預期之內,毋須寸步不離的監管。不過對於風險管理者來看,面對每日的市場變動,需要計算風險管理指數。一般情況下,這些指數群中有95%的數字都會顯示出穩定不變的狀態,若有一刻數字突變,管理者便要採取相應的程序,減低有可能出現的風險。更重要的,是如何演繹數字背後的含義,以及按風險數字的變動,能夠行使一套漸進的風險控制程序,這亦是整體風險管理工作的核心。
收聽 第一節

遞進風險管理 減少落差

梁國明指出,管理者可透過不同方法計算風險,準確度甚至超過九成,不過「人」的因素,往往不在預算之內,這些變數可令控制風險時有所落差,所以,計算出來的風險,一般會較實際情況的風險程度小。梁國明表示,在處理一件事件時,遞進的風險管理程序(Escalation Process),配合不同應變機制及場景,有助減少現實與估算的落差。同時,根據所設計的工作流程,亦能規限可採納的應變方法,盡量減少人為的因素而影響控制風險的效果。

至於風險管理的質素,梁國明認為是與機構投入的資源掛。他表示,近年有公司開始願意進行風險管理研究,雖然數目不多,但這些研究涉及如何設計風險場景,當某些場景出現,員工又如何根據指引來應對,對管理者來說甚具參考價值。
對於有說近年因合規要求提升,市場對中後台風險管理的人才需求甚殷,他指出,招攬懂得計數的人才不難,有能力將數字消化後設定應用程序的,則較難找到。同時這方面的專才還需要很優良的溝通能力,因為需要向不同部門深入淺出地解釋每個風險數字背後的意義,平衡守於企業後防及前爭取業績的同事的需要,並非容易的工作。
收聽 第二節

 



節目主持       




查詢者名 :
股票編號 :
買入價 :
出入市指標:
投資時限 :
 
基本因素 :
 
 
























回主頁 關於我們使用條款及細則版權及免責聲明私隱政策 聯絡我們

Copyright 2018© Metro Broadcast Corpor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metroradio.com.hk會員登入
登入名稱/電郵:
密碼:
 
新用戶? 忘記密碼?
使用
Facebook帳號
登入